今年5月份,IBM发布全球首款2nm制程芯片的消息,被圈内的朋友们各种刷屏。今天不深入去探究IBM的这2nm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2nm,毕竟自从晶体管进入3D时代之后,不同工艺路线下的线宽已经没有了业界共识的统一标准,采用不同技术流派的厂商也各执一词,比如英特尔的7纳米开始叫板台积电的5纳米,都在强调各自工艺的先进性。但是根据IBM的新闻,IBM成功地将500亿个晶体管微缩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面,从这个角度来看已经相当有技术含量了。
从技术角度来讲,IBM 2nm的工艺制程,以前世代当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鳍市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技术已经不再适用,取而代之的是环绕闸级技术GAA。2nm制程与主流的7nm制程芯片相比可以使运算速度大幅提升45%,而功耗降低75%,芯片面积大幅度缩小,性能大幅提升,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问题:IBM长能耐了?不卖服务器开始搞芯片了?
其实,号称“蓝色巨人”的IBM不但搞芯片,而且还是芯片行业的先驱者,毕竟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,IBM的PC和服务器是芯片的最大需求方。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,围绕着芯片产业,IBM与Intel、AMD有着一系列的恩恩怨怨,IBM在半导体领域贡献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突破,我们今天芯片领域许多习以为常,耳熟能详的技术,比如芯片内部的铜代铝布线、绝缘硅SOI、双内核处理器、浸没式光刻、硅穿孔3D堆叠封装等等,都是IBM是最先发明或者率先采用的,可谓是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当然了,虽然IBM芯片研发能力无可匹敌,但是在芯片制造领域业务却开展的相当糟糕,主要原因就是IBM的晶圆制造采用的是自产自销自用的IDM模式,自己的那一点点的产能需求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研发投入,已经跟不上了摩尔定律的节奏。而今Intel的IDM模式都有点玩不转了更何况当年的IBM,所以晶圆厂在IBM的手中就像一个烧钱的无底洞,所以在2014年,IBM毅然决然的处理掉了晶圆厂,卖给了格罗方德GlobalFoundry,从此与晶圆制造业务分道扬镳。这笔买卖当时还曾引起了很大的轰动,为什么呢?因为根据交易的安排,IBM倒贴15亿美金将全球的半导体业务卖给格罗方德,包括技术、知识产权以及IBM位于美国纽约州的12寸晶圆厂和位于佛蒙特州的8寸晶圆厂,而且GlobalFoundry还将在未来十年独家承接了IBM服务器芯片制造业务,涵盖22纳米、14纳米、10纳米的工艺制程节点。倒贴钱还有订单保障,所以当时这笔交易让很多人叹为观止,不过这侧面也足以看得出来,IBM急于甩掉这个包袱,甩掉这个烫手的山芋,至于为什么倒贴15亿美金,因为IBM每年在晶圆制造上要亏掉至少15亿美金呀,有这闲钱还不如找人代工呢。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IBM已经卖掉了他的半导体制造业务,但并没有停止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脚步,特别是在高端服务器芯片的设计领域,有自己的power架构的服务器芯片,所以这次IBM实现2nm制程芯片的突破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。但话又说回来,IBM毕竟不是晶圆厂,这全球首款的2nm制程芯片只是在实验室阶段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,抢先了台积电和三星一步,未来要真正实现量产还需要IBM合作的代工厂共同努力,没有个几年的光景很难实现成熟的量产。